1、国内棉花价格微幅上涨
上周,国内纺织市场部分订单略有增加,下游企业对于原料询价积极性提高,但迫于整体消费黯淡局面和供应压力,国内棉价微幅上涨,棉花期货横盘整理,均价整体低于前周。8月26日,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销售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15963元/吨,较前周上涨61元/吨,涨幅0.38%;郑州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15030元/吨,较前周上涨195元/吨,涨幅1.31%。
2、国际棉花价格反弹乏力
上周,全球经济下行风险有增无减,叠加北半球新棉上市在即,美国旱情有所缓解,国际棉价回落后反弹乏力,总体小幅上涨。8月26日,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(M)报价134.4美分/磅,按1%关税下折算人民币价格为22207元/吨,较前周上涨213元/吨,涨幅0.75%。
3、涤纶短纤价格震荡走弱
上周,目前纺织服装消费仍处于淡季,聚酯大厂大多维持减产状态,整体开工率在77%附近。下游订单仍显不足,原料备货持续低迷。油价整体依然受压,受油价走弱及下游需求迟迟不见实际改善影响,8月26日涤短价格为7250元/吨,较前周下跌200元/吨。
4、部分粘胶短纤大厂下调出厂价
上周,临近秋冬订单集中下放的时间,但下游订单仍未有明显好转,需求恢复或不及预期。纱厂开工率仍处低位,对于原料补库积极性不高,市场处有价无市状态。部分粘胶短纤大厂政策出台,出厂价下调200-500元/吨。8月26日,粘胶短纤价格为14200元/吨,较前周下降150元/吨。
5、国内棉纱价格再度下跌
上周,纺织市场开机率略有增加,需求小幅改善,但整体形势仍然偏弱,国内棉纱价格短暂上涨后再度下跌。外纱市场需求延续低迷,随着棉花原料价格回落,外纱价格由涨转稳。当前常规外纱价格高于国产纱3825元/吨。受高温限电影响,终端织造负荷也同样维持低位运行,江浙织机综合开机率降低至48%以下。8月26日,纯棉32S报价24835元/吨,较前周下降200元/吨;涤纶32S报价12000元/吨,与前周持平;人棉30S报价17500元/吨,与前周持平。
6、后市展望
当前,海外通胀压力未有缓解,全球经济下行风险正在上升,纺织市场消费延续黯淡,随着北半球新棉上市逐步推进,预计国际棉价以弱势震荡为主。8月24日,国务院常务会指出,当前经济延续恢复发展,但有小幅波动,恢复基础不牢固;并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接续政策措施,推动经济企稳向好、保持运行在合理区间。国内棉花市场方面,2021年度即将结束,截至2022年8月25日,全国2021年度棉花累计销售进度68.8%,同比下降31.0%,仍剩余约181.2万吨2021年度棉花结转至新年度。
随着2022年度南疆手摘棉采收时间临近,部分轧花厂计划于9月中旬前试开秤,考虑到上年度抢收的教训,预计多数轧花厂以多观望、缓开秤为主。下游纺织市场好转迹象尚需观察,有企业反映近期订单确有增加,按照当前原料采购价格,纺织企业盈利情况好转,叠加当前企业库存压力下降、江浙一带高温限电压力略有缓解,部分企业试探性小幅调高开机率。短期内,新棉上市在即,纺织市场颓势出现小幅好转迹象,企业仍处观望阶段,预计国内棉花市场以弱势整理为主。
二、行业运行情况
1、7月中国棉纺织行业景气:企业产销无明显好转 纯棉品种库存压力较大
据中棉行协数据显示,2022年7月,中国棉纺织景气指数为45.23,较6月下降1.34,行业持续处于欠景气状态。构成中国棉纺织景气指数的7项分类指数均位于枯荣线下方,除产品库存指数及企业信心指数较6月上升外,其余指数均较6月下降。
具体来看,7月,原料采购指数为43.14,较6月下降4.82;原料库存指数为47.27,较6月下降1.19;生产指数为45.02,较6月下降2.01;产品销售指数为43.81,较6月下降2.01;产品库存指数为47.89,较6月上升1.42,由于市场销售不畅,企业库存持续累积,尤其纯棉品种库存水平继续维持高位,企业库存压力较大;企业经营指数为45.09,较6月下降0.84;企业信心指数为45.33,较6月上升1.44,临近新棉上市,供应端压力不减,但“金九银十”即将到来,企业对传统纺织旺季抱有一定期待。
2、7月中国棉纺织行业生产运行情况:购销放缓 开机下降
据中棉行协数据显示,2022年7月,市场购销进一步放缓,国内外棉花价格大幅波动,棉纱、棉布价格跌幅加深。具体来看,7月,棉纺织企业原料采购量环比下降10.75%;原料消耗量环比下降5.28%;纱、布产量环比分别下降4.60%和4.23%;纱、布销售量环比分别下降6.32%和2.70%;纱、布库存环比分别增长5.01%和2.00%。
7月,市场购销氛围冷清,棉纺织企业开机不足,对原料的消耗明显减少,并将原料库存控制在较低水平,以规避风险。与此同时,纱、布销售迟滞,库存累积,为控制库存增长速度,纺织企业下调开机率。另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,多地发布限电、错峰用电通知,纺织企业减停产及放假现象增多。截至7月底,原料库存环比下降4.92%,1-7月累计同比下降15.27%;企业纺纱设备利用率90.05%,同比下降5.01个百分点;织造设备利用率88.79%,同比下降3.14个百分点。
3、7月中国棉纺织行业经济指标:利润下降 亏损面继续扩大
据中棉行协数据显示,2022年7月,棉纺织市场购销冷清,与6月相比,营业成本比重上升,出口交货值增速下降,利润持续缩减,亏损面扩大。
具体来看,1-7月,棉纺织企业营业收入累计同比增长2.6%,营业成本累计同比增长2.3%,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91.9%,较1-6月增加0.5个百分点;出口交货值累计同比增长6.4%;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5.0%,利润率为3.2%,较1-6月下降0.1个百分点;亏损企业数同比增长118.8%,亏损面为33.5%,较1-6月扩大1.0个百分点。
4、7月中国棉花周转库存:纺企按需适量采购 周转库存同比大幅度增加
据中国棉花协会棉花物流分会调查数据显示,7月底,全国棉花周转库存总量约273.61万吨,环比减少48万吨,降幅14.92%,高于去年同期100.51万吨。
7月,国内棉花现货价格弱势大幅下跌,纺织厂逢低适量补库,内地周转库存有所减少。具体来看,7月,内地周转库存为42.58万吨,环比减少3.64万吨。其中新疆棉34.82万吨,已通关进口棉3.66万吨,地产棉4.1万吨。分省份看,山东省库存量居首位为15.64万吨,江苏省次之为11.50万吨,河南省居第三位为8.73万吨,河北省为1.94万吨,湖北省为1.23万吨,其他省均在1万吨以下。此外,新疆43家仓库商品棉周转库存为231.03万吨,环比减少44.36万吨,同比增加118.32万吨。
5、纱线库存高位难下 同比增加24.5天
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显示,8月初,被抽样调查企业纱产销率为89.8%,同比下降3.6个百分点,比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下降4.8个百分点;库存为37.6天销售量,同比增加24.5天,比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增加 19.1天。虽然近期纱产销率有所提高,但纺织企业成品库存仍居高位,原料补库力度仍然较小。
6、7月美棉进口量稳居首位 苏丹棉进口量跃升第二
据棉花展望消息,7月棉花进口结构:美棉(9.4万吨)位居榜首,同比增加71.37%;苏丹棉(0.7万吨)位居其后,同比增加190.89%;巴西棉(0.5万吨)排在第三,同比减少79.80%。此外,还包括少量西非棉0.7万吨,同比减少19.68%;印度棉96吨,占比0.08%,同比减幅高达99.80%。
1-7月棉花进口结构:美棉累计进口79.0万吨,占比超过进口总量的六成,达63.06%,同比增加12.72%,整体持续处于近五年同期最高水平;巴西棉累计进口29.2万吨,占比23.30%,同比减少39.15%,整体处于近五年同期低位;印度棉累计进口3.1万吨,占比2.48%,同比减少91.64%,为近五年同期最低水平;受中澳经贸关系影响,澳棉进口量累计仅5千余吨,同比减少73.09%,持续处于近五年同期最低水平。
三、行业动态和政策
1、魏桥纺织上半年净利润亏损6.5亿元
8月19日,魏桥纺织发布公告,2022年上半年,公司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0.6%至约人民币82.93亿元;毛利润亏损约人民币4.19亿元,去年同期毛利约人民币8.8亿元。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约人民币6.5亿元,去年同期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约人民币5.83亿元。亏损主要原因为:1、集团纺织产品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皮棉价格保持高位,员工成本亦较上年同期增加,导致集团纺织产品的生产成本大幅上涨,销售价格上涨幅度不及生产成本的上涨幅度,致使集团今年上半年的纺织业务毛利亏损;2、2022年上半年,尽管集团的电力业务维持盈利,但主要原材料煤炭价格在高位震荡,电力成本大幅上涨,致使单位毛利减少。
2、华茂股份上半年净利润下降152.52% 亏损7672.20万元
8月22日,华茂股份披露2022年半年度报告。报告期内,公司实现营收16.96亿元,同比增长1.92%;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-7672.20万元,同比盈转亏,下降152.52%。2022上半年,公司围绕“稳市场、调结构、降成本、减亏损”目标任务,做文章、下工夫,克服各种困难,稳定主营效益。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的挑战和疫情反复的考验,克服市场需求不足、原料价格大幅波动、出口不畅等各种困难,坚持聚焦主业,迎难而上,企业生产经营保持平稳运行。
3、江苏联发上半年实现营业利润7806.41万元 同比下降25.96%
8月23日,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上半年财报,报告期内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.80亿元,同比增加1.98%;实现营业利润7806.41万元,同比下降25.96%;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5932.14万元,同比下降44.14%。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,联发股份解释称,报告期内特别是4、5月份、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纺织业最集中最发达地区的纺织企业,面对疫情反扑、物流不畅、消费不旺、内需订单不足等不利因素,及俄乌冲突造成原油和原材料价格的大起大落,增加了下游企业采购对行情研判的难度,企业运行遇到了较大困难。公司持续通过产业链进一步融合、智能制造投入与改造、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、品牌建设及市场开拓等积极措施,保持相对稳健的发展态势,对冲了外部不利环境的影响。
4、华孚时尚上半年营收及利润保持基本稳定
8月25日,华孚时尚披露2022年半年度报告。在美国实施涉疆棉花产品禁令的背景下,面对国内外复杂环境变化,公司利用品牌与产品优势,调整市场与客户结构,整合优化纱线主业,大力发展网链业务,积极推进数智化升级,营收及利润保持基本稳定。报告期内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.35亿元,同比下降0.22%,归母净利润2.92亿元,同比下降3.03%。展望未来,公司将:1、品类创新与模式创新相结合,深耕国内市场;2、积极主动实施数字战略与绿色低碳战略;3、拥抱产业互联网历史机遇,打造专业品类的纺织供应链平台。
5、美国7月纺织服装零售额环比微降